鼓风机的历史是什么?
距今5000 ~ 6000年前,中国已经出现了冶金术。公元前5世纪进入铁器时代,铁器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,一度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象征。冶铁是多种技术的结合,北风技术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我国古代冶金机械风技术经历了从间歇性风到连续风的发展,北风设备从皮革发展到木风扇、活塞木务,其间出现了马绳和水流。鼓风机设备的发展不仅是冶铁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且作为机械技术的一种,受到机械技术整体水平的影响。中国的冶铁机器由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组成,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脉络。
鼓风机技术是将一定压力的气流放入火炉中,充分燃烧燃料,提高炉温,提高冶炼效率。北风设备是实施北风技术的物质基础。早期冶金可以使用自然风,以后根据对高温的需求,可以发展成强制北风。用于强制北风的仪器是风扇和吹风机。辽宁省凌源县乌河梁发现的郑东炉残片是刮起松风的典型考古实证,内蒙古赤峰市临西县的大井古铜遗址(下家店上层文化,距今约2700 ~2900年)也发现了1个道质高粱松管这些发现表明,青铜时代初期已经出现了比较原始的北风设备。现有考古发掘资料显示,我国徐州已使用炉子上装有4具北风扇的冶炼设备。另外,从出土的商周时期的大量青铜器及其工艺技术水平推测,当时应该有比较原始的北风装置,但这种北风设备是否属于机械装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。真正的冶铁器要随着冶铁术的发展而发展,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对机器的概念。《庄子·外篇·天地》上记录着子贡说的话。“武装(“机器”)是一种打水的工具。对此,每天浸泡100期,几乎没有力气,看到了很多东西。”《韩非子·难二》表示:“地形、先车、机器的利益、力量小、功劳大,就会进很多。”也就是说,古人认为机器是“力量小、力量大的机器”。现在一般认为鼓风机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:动力装置、传动装置和工人。如果测量鼓风机,早期的是皮袋,之后依次是水流、木风扇、活塞木浆等。从早期的皮袋到后来的马排、水流、木风扇、木浆,机器结构和机械驱动力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、小型化、简化的发展脉络。呈现这种特点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,特别是国家制度和经济发展决定的。
- 上一篇:采石场矿山除尘器设计特点主要表现有哪些特点
- 下一篇:水泥仓顶除尘器的选型方法